很甜却没热量,代糖真的靠谱吗?

by 薄荷健康学院

大家好我是怡文,对于嗜甜的人来说,代糖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超甜但是没热量,听着很魔幻,到底靠不靠谱呢?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代糖。

所谓的代糖,简单理解就是代替食用糖的甜味剂,它根据是否产能,可以分为糖醇类及高度甜味剂。

代糖是什么?

(1)糖醇类

糖醇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口香糖中常用的木糖醇等,常见的有山梨糖醇、甘露醇、乳糖醇、麦芽糖醇、木糖醇、赤藓糖醇等。

它们的特点是甜度比蔗糖较低,每1g产生2kcal 的热量。代谢途径与普通的糖不同,比如木糖醇,不需要胰岛素促进,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,也就是说不足以引起血糖值的波动。

(2)高度甜味剂

再来说高度甜味剂,常用的有人工合成的如安赛蜜、阿斯巴甜、三氯蔗糖等,还有天然来源的甜菊苷、罗汉果糖、索马甜等。它们甜度极高,是白砂糖的200倍到几千倍不等,因此使用量极小,不提供热量,也就是非产能甜味剂了。

代糖安全吗?

按照国家标准添加的甜味剂都是安全的。每一个食品添加剂的使用,背后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其对身体无害的。

中国的卫生部发布过GB2760-2011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》,哪种甜味剂,可以用在什么食品中,可以添加多少量,都是有具体规定的。

代糖里最受人诟病的就是阿斯巴甜了,它也可以是FDA(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)认可的添加剂中一直备受争议的。人家确实挺艰辛的,什么致癌啊高血糖啊,各种风言风语层出不穷。

根据FDA官网的说法,阿斯巴甜是人类食品供应中研究最为彻底的物质之一,有100多项研究支持其安全性。同时FDA科学家已经审查了关于食品中阿斯巴甜安全性的科学数据,并得出结论认为它对一般人群是安全的。

然而,患有苯丙酮尿症(PKU)的罕见遗传性疾病的人难以代谢苯丙氨酸(阿斯巴甜的一种成分),并且应控制从所有来源(包括阿斯巴甜)摄取苯丙氨酸。含有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饮料的标签必须包含一份声明,告知PKU患者该产品含有苯丙氨酸。

关于阿斯巴甜致癌的说法,FDA针对欧洲一项关于阿斯巴甜致癌的研究发表了声明,发现该实验的设计、实施及解释存在重大的缺陷,不足以支持致癌一说。

在中国,阿斯巴甜也是正常使用的甜味剂,甜度是蔗糖的200倍,因此用量非常小。FDA对阿斯巴甜的使用量进行了规定,最大可接受的使用量为50mg/kg体重/日,也就是一个体重为60kg 的人,每天最多可以使用3g的阿斯巴甜。换算成使用范围最广的碳酸饮料中,至少要几十瓶啊,谁能喝那么多啊?

因此,正常使用含阿斯巴甜的产品,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。

如何选择代糖产品?

日常销售的代糖产品中,使用较多的是糖醇及天然甜味剂。像阿斯巴甜这种人工甜味剂是作为食品原料来的,不会作为正常的食品。

就我使用代糖进行产品研发的经验而言,我个人非常推荐赤藓糖醇+甜菊糖苷或罗汉果糖的搭配。因为单独使用糖醇,由于甜度低于蔗糖,用量会很大,所以搭配一些高度甜味剂会让使用量更好控制。

相对于一般的糖醇,赤藓糖醇的分子量特别小,可以通过被动扩散被小肠吸收。80%的赤藓糖醇可以进入血液循环,被人体吸收后的赤藓糖醇分子不能被机体内的酶系统分解,不为机体提供热量,只有1.67kJ/g,也就是0.4kcal/g,热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。而且它的甜度较为自然,没有后味。

甜菊糖或者罗汉果糖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天然代糖,甜度非常高,甜菊糖是蔗糖的200-400倍,罗汉果糖是100-250倍。因为甜度太高,所以不建议直接使用,而且它们的味道有股后味,会甜到发苦,使用量要以微克计算,一般人没有办法控制使用量,所以最好和甜度较低的糖醇搭配,不管是甜度还是使用量都可以达到一个平衡。 

如果要推荐一款代糖的话,我自己用的这款日本进口的乐甘健罗汉果糖你可以试试看(不是广告,人家没给我钱)。它就是赤藓糖醇复配罗汉果糖苷。它有两种,一种是直接大包装,可以用于烹饪和烘焙;一种是用于饮料调配的小包装,非常方便携带和使用。

哪些人适合代糖?

代糖比较适合血糖代谢异常的人,特别是糖尿病患者,一般人也可以用。正常使用代糖对身体并没有危害,是安全的;市面上含有代糖的产品,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,也是安全的;标注0热量,也是靠谱的,因为热量确实可以忽略不计。

但不能以此为借口放肆用,毕竟甜味也会刺激食欲,让你不知不觉吃多。合理看待代糖,让它成为你调节饮食的一个工具,不要对它产生依赖性。

在你忍不住想吃甜食、又不想摄入过多糖分的时候,代糖是不错的选择。比如一瓶可乐有50g糖,这时候你就可以选择0卡可乐,想吃果冻的时候买0卡果冻,就没有热量负担。

但是不建议你自己在生活中因为贪图甜味,吃什么都要放点代糖,养成了习惯以后,你就不能接受没有甜味的东西了。

更多硬核知识点

怡文还详细科普过代餐、含糖食物的选择误区

关注微信公众号:薄荷健康,对话框回复代餐,看代餐的扒皮;

回复糖,查看添加糖、水果含糖量、主食含糖量的知识点和选择方法。